9月1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。谆谆嘱托,殷殷勉励,为教育、科技工作者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。
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、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程方益教授此次受邀参加座谈会。他激动地说:“作为一名从事化学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和高校教师,我感到使命光荣、重任在肩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我一定要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,瞄准国际科技前沿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,树立敢啃‘硬骨头’、攻克‘卡脖子’难题的雄心壮志,迎难而上,不断产出高质量的创新成果,为国家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”
程方益的感受代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声。
创新,始终是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
程方益记得,2019年1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考察调研,并在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,鼓励科技人员加强基础研究,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。“时隔一年,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此次会议,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了我国科技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,为我们今后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指引。”
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工程系研究员、教授晏泓记得,对科研的热爱是自己踏上科研道路的初心,几十年来她一直致力于纳米材料、复合功能材料及阻燃高分子材料的制备、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。晏泓说,山西正在全力推动产业革命,规划了14个千亿产业集群,其中新材料产业是引领、支撑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,她和广大科技工作者重任在肩。
“作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,我倍感振奋,深受鼓舞。”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贠克明说,“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,努力做好四个‘面向’,践行两个‘更加’,立足‘健康中国’和‘健康山西’发展战略,围绕经济转型重大任务,围绕健康卫生事业需求,以问题为导向,以需求为目标,深入开展科技创新,争取在国家级创新平台、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、国家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突破。”
创新,瞄准国民经济主战场
听完座谈会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天津大学教授苏万华由衷地说: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吹响了我国科学事业快速发展的号角,必将有力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瞄准科技前沿,瞄准国民经济主战场,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成就。”苏万华认为,科技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把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,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。
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教授赵书红认为,创新,就是攻克行业领域内各种“卡脖子”的技术难题。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,科技创新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。作为我国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,以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刻不容缓。我们要努力思考、找准专业领域的关键需求和核心问题,特别是行业‘卡脖子’的技术问题,取得原创性的创新成果。”
在科技企业和技术专家那里,创新有着更现实的意义。湖北省宜昌市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只有10多人的小科研所,经过30多年发展,安琪成为中国酵母行业的排头兵,亚洲第一、全球第三大酵母供应商,他们还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。
安琪酵母生物技术总工程师李啸告诉记者,要做到“国际化、专业化”,就要保持清醒头脑,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短板,做好技术储备。
宜昌人福药业公司副总裁、总工程师李莉娥说:“2020年7月,我们研制的一类新药苯磺酸瑞马唑仑成功上市,该产品共有8个国家全球同步研发,它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我们研发实力由跟跑并跑到领跑。今后我们一定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,把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。”
创新,就是培养和传递“创新精神”
bwin必赢登录入口执行院长、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游雨蒙认为,创新既是一种精神,又是一种代际传递的过程。“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现这个目标。一是总书记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,对于我们来说,就是要发扬爱国至上、献身科技的精神。引领我们的学生回到科学研究的初心,板凳甘做十年冷,专注于自己的科研视野,不计名利虚荣,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内生动力;二是总书记提出,做科研事业,要有长远的眼光、世界的眼光、科学的眼光。我们要以建设未来技术学院为契机,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,引导学生加强对国家迫切需要和长远需要的‘卡脖子’技术的研究;三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,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、深入思考问题、大胆提出设想,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。强化思维方式训练,培养学生数理融通能力,不迷信权威,不盲从既有学说,敢于大胆质疑等。”游雨蒙说。
程方益认为,作为一名高校教师,要将“创新精神”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,并面向社会传递“科学家精神”,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。“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每年都面向中小学生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。今后我们要以更强的责任心来强化这项工作,激发孩子们的科研兴趣,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家精神;继承和发扬‘南开精神’,尤其是学习南开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,把小我融入大我,更专注、更勤奋、更努力地做好科研育人工作。”
“作为一名高校教师,不仅要投身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,还要努力培养创新人才,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、科学家精神,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能力突出、具有家国情怀的全面人才。”赵书红最后说。
(综合本报各地9月13日电 记者姚晓丹、陈建强、刘茜、苏雁、夏静、张锐、杨珏、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蓝芳、赵晖)